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體

分卷阅读59

热门小说推荐

徐姑娘,并非皇上一声令下,她就要进宫为妃。这种事,总要问过她的意思。”

楚淮知道自己配不上,他希望徐家平反之后,徐幼薇能嫁得好人家。

这就够了。

楚淮:“这种话你以后不要再说,你说一次我打你一次。”

是皇上强抢民女,罔顾礼法,他若真心想求娶,那就三书六聘,八抬大轿把徐幼薇娶回去。

这样才配得上她。

刘伟湛:“……我不说,我当哑巴行了吧。”

楚淮饭吃完了,他把碗放下,“我过些日子估计会回盛京。找不到人,皇上不会让我在一个地方一直找,我想办法拖着,暗中查徐将军的事。”

徐燕舟延误军机,致使一万大军身陷流沙,损失惨重。

仗胜了,人没了。

楚淮和刘伟湛不同,刘伟湛是边境守将,一直待在云城,他得回去。

刘伟湛胡乱嗯嗯两声,人比人气死人,楚淮回去就行,他就不行。

回去呗,省着看徐幼薇盛饭难受。

楚淮:“你说话。”

刘伟湛不敢当哑巴了,“你好好查,把事情查的水落石出,到时候我也能少受点罪。”

要是皇上知道他丢了虎符,估计会杀了他。

与其被杀,还不如在这里安生待着,至少留着一条命。

刘伟湛觉得这么东躲西藏也不是办法,快点把事情查清楚,还徐燕舟一个清白。

楚淮道:“那如果查不出来呢,天下百姓谁都信徐将军,唯独皇上不信,又该如何。”

刘伟湛和楚淮是周宁琛的人,更愿意相信周宁琛不知情,况且周宁琛下令流放,只派了三个人,并未刻意为难。

刘伟湛想了想,道:“那要看徐将军如何。”

徐燕舟手里拿着兵符,那可是三万大军。

领兵作战这么多年,一朝被流放,怕也心有怨气。

刘伟湛不敢深想,他就希望到此为止,皇上别再惦记徐幼薇,徐燕舟他们就在玉溪山种种地,吃吃肉。

多好啊。

他们做一对快活的邻里,他也能跟着蹭口饭吃。

楚淮默默看了刘伟湛一会儿,觉得说不通。

这里的日子开心快乐,他舍不得走。

快活的日子里每天都要干活,烧炭,看菜园子,磨豆浆做豆腐。

顾妙豆腐做的是越来越好了,雪白的豆腐又香又嫩,轻轻戳一下就会摇晃个不停。

嫩豆腐切成小块在外面冻一夜,就是劲道好吃的冻豆腐了。

豆子五文钱一斤,一斤豆子能出三四斤的豆腐。

一斤豆腐卖三文钱,不仅能把本钱赚回来,还能多赚一倍。

顾妙不嫌钱少,就怕卖不出去,只要有人买,她可以多做。

趁着罗山村集市,顾妙和徐幼薇挑着担子去集市上卖炭和豆腐。

炭还是原来的价钱,黑炭一斤两文,白炭一斤三文。

马上就过年了,炭是最好卖的,家家户户都想存点,过一个暖和年。

拿银子买炭的人少,都是拿东西换。

以前拿什么换都行,只要顾妙觉得合适,但今天不行。

“别的东西不收,只收钱和黄豆。”顾妙看着一群人手里拿着的杂七杂八东西,道:“两斤豆子换五斤黑炭三斤白炭,干瘪的不要,坏的有虫的也不要。”

顾妙把装豆腐的担子往前挪了挪,让他们看清里面的东西,“这是豆腐,豆子做出来的,鲜嫩好吃,三文一斤,也能拿豆子换,大家伙可以尝尝鲜,好吃的话下回还来买。”

买炭的多,换豆腐的少。

顾妙带的豆腐不多,一上午勉强给卖完。

担子里空荡荡的,一百多斤炭变成了八十多斤圆润饱满的黄豆,加上豆腐换的,勉强有一百斤。

徐幼薇的绣活全卖出去了,绣的精致的帕子荷包留着过年讨个好彩头。

倒是有些人悄悄摸过来问还有没有那种“荷包”。

“就是那种圆鼓鼓的,不是干干瘪瘪的这种。”

问的是装盐的荷包。

顾妙摇摇头,“今天没有,等改天吧。不然你看看这种,好看得很,要不是家里困难,我妹妹做的荷包手帕我一个都舍不得卖。”

若放以前,丢条自己做的帕子都得担惊受怕,哪里会拿出来卖。

“……那拿一个吧。”

就这样,手帕荷包全卖出去了。

徐幼薇有些不好意思,哪有顾妙说的那么好,顾妙要是喜欢她多做几件衣服,绣好看的帕子。

徐幼薇:“嫂子,我以后给你做更好看的。”

顾妙揉揉徐幼薇的头,“咱们以后不用做了,费眼睛。”

徐幼薇指尖扎了好几个针眼,光看着就觉得疼。

徐幼薇笑得温柔,“都是白天绣,晚上不做的。”

不帮顾妙烧火做饭她就去做绣活,现在去盐湖不用她,她能做的只有绣绣花了。

徐幼薇本来就做不了什么,如果绣活都不做,真成吃白饭的了。

哥哥都出去赚钱养家,她不能放松,她也要赚钱。

徐幼薇道: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能赚一点是一点嘛。”

徐幼薇不嫌几文钱少,积少成多,原先家里有铺子,每个月赚的钱都送到将军府,根本不用操心赚钱的事。

几十文钱的确比不上几百两银子,但是是她凭双手赚来的。

顾妙道:“你要是喜欢就做。”

自己有傍身的本事才好呢,不会受欺负,她希望徐幼薇能做自己喜欢的事,以后嫁给自己喜欢的人。

周宁琛不是良人。

徐幼薇点点头,“我听嫂子的。”

东西卖完,两人挑着担子回家。

一路走回来,身上暖暖和和的,顾妙把豆子洗好泡上,等着这回豆腐做好,直接带到酒楼。

顾妙这回没看见卖盐的商贩,开盐田只能自己想办法。

卖什么都不如卖盐赚的多,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把盐田开出来。

顾妙想多攒点钱,万一以后出什么事,钱有大用处。

下午,顾妙就带着人去盐湖。

不清楚盐田长什么样,各式各样的晒盐池都挖了,方的圆的,深的浅的。

挖这么多,总有一个能晒出盐来。

冷风吹过,盐湖荡起层层波纹,湖水吹到盐田里,然后慢慢渗进沙地。

晒盐是长年累月的过程,要等沙地上析出盐来才能采盐。

几个四不像盐田挖完,顾妙擦了擦头上的汗,“行了,等过阵子再来看,回去吧。”

刘伟湛再看盐湖,还是忍不住惊叹,谁能想到深山里有面盐湖。

上回他脑子不好使,胡说八道,差点被打一顿,这回是不敢了。

刘伟湛小声和楚淮道:“你回京之后可以把盐湖禀告给皇上,西北一带缺盐,找专门采盐的人肯定能把盐田开

最近更新小说

最重要的小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