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一个金色令牌,“侍卫会尽量在这,若是有事,出示这个令牌即可。”
沈莞被劝进马车里,等进了马车才看见手里的令牌是什么。
竟然是李弘禹的皇子令。
沈莞悄悄收好,马车掀开一条小缝,李弘禹还在车队附近。
沈家人以前都见过李弘禹,当时李弘禹还是借读在沈家的学生。
如今身份转换,沈家人自觉跟李弘禹亲近点,心里也有底气,倒也没什么人生事。
天阴沉的厉害,从胶州出发的百姓不知道走了多久。
但队伍前方,有人拿着火把在前面带路。
有个火把好像就有了希望。
等天渐渐放晴,胶州百姓才觉得,他们好像从暴雨中走出来了。
但前面的人还在催促他们。直到看见胶州旁泰浦县的界碑,所有人才算松口气。
他们这是走出来了?
泰浦县早就有人在这等着,他们很早就接到四皇子的命令,说是胶州会有大批百姓过来,必须暂时安置好他们。
几万百姓若是安置不好,那就是流民,乱民,谁也不敢耽搁。
沈莞走下马车,左右看了几眼,都没看见李弘禹。
李弘禹身边的侍卫见此,赶紧道:“四皇子跟胶州知府去商量泄洪的事,他们马上就到。”
泄洪?
李弘禹为什么要去?!
此刻胶州知府几乎需要人扶着才能站起来。
李弘禹到胶州的时候,做了两件事,一是让当地将士往已经崩溃的堤坝上扔沙袋。
好在此处临海,沙袋准备的还很充裕。
另一边则让百姓迅速离开。
那时候胶州知府还抱有幻想,觉得他们只要在最高点等着,洪水再厉害,总不能把整个胶州都给淹了吧。
现在看来,胶州知府只想给四皇子跪下。
百姓们可能不知道,但四皇子跟他,一直在队伍最后面看胶州的情况。
在江永县洪水到的那一刻,整个胶州泡在水里。
还好洪水到泰浦县,水势已经平缓,但泰浦县这边的河流也上涨了许多。
洪水袭来跟百姓撤离,几乎是前后脚的事。
再耽误一会,几万百姓就会命丧于此。
而四皇子让人准备的沙袋,确实也起了作用,减缓了洪水的冲击。
李弘禹看了身后的洪水,淡淡道:“走吧,让人在此处看守,一有异常,立刻禀告。”
在场的人没有不服气四皇子的。
若不是他果决,又劝了几万百姓,估计很难再有生路。
泰浦县的县丞安排住处时,特意亲自请了沈祖母跟沈莞。
“四皇子吩咐过,要照顾好您二位,下官家中有个干净的宅邸在,只是小了些,希望沈老夫人跟沈小姐不要介意。”
就算沈祖母,此时也不得不感叹李弘禹做事妥帖,旁人想得到想不到的,他都能安排好。
沈莞跟着人走到县丞安排好的宅子,是个干净雅致的三进院子,在这种情况下,已经是极好的住处。
沈莞让人去请三族长跟三奶奶过来同住,就安排沈祖母歇息。
还没等沈莞动作,就有人送来吃喝物件,刘妈妈略微数了数,他们需要的东西都是不差的,更是有颗百年老参,是给沈祖母准备。
在京城的话,别说百年老参,就算千年人参,沈家也拿得出来。
但此处的情况不同,这颗人参自然显得不同。
大夫也松口气,沈祖母身体不好,有颗人参确实好很多。
沈莞忽然发现她好像什么都不用做了。
明明外面乱糟糟的,她竟然远在千里之外的泰浦县,当起了她的大小姐。
三族长跟三奶奶过来的时候,也有些感慨。
明明这里应该是他们尽地主之谊,但却受着沈祖母跟沈莞的好处。
温鹤见沈莞没事,急忙前来,两人在院子里说话:“雨总算停了,方才我跟着三奶奶,还在想你。”
要是在之前,沈莞或许有些感动,但此时心态也平和。
“没事,路上没什么事吧?”
听到这话,温鹤叹气:“没事,就是救了个麻烦的人。你还记得杜潇雨吗?”
沈莞自然记得,杜潇雨似乎看她十分不耐烦。
“她跟家人走散了,三奶奶见她可怜,就让她上了我们马车。”温鹤继续道,“我也是想跟你商量这件事,能不能给杜潇雨腾个房间。等找到杜家人,她就会走。”
这种时候,沈莞也不会计较这些事,点头道:“你们院子应该还有地方,让她住进来吧。”
在沈莞看来,只跟杜潇雨有过一次接触,旁的没什么想法。
两人还要说话,就见李弘禹略带疲惫走进来。
李弘禹踏进院子那一刻,沈莞眼神忽的明亮,小跑道李弘禹跟前,见他胡子都长出来了点,下意识道:“要不要休息会?外面没事了吧。”
李弘禹看一眼沈莞,又看看温鹤:“杜潇雨不能住进来,让她滚。”
虽然沈莞心里有疑惑,但李弘禹这么说了,立刻点头:“好,听你的。”
这句话让李弘禹心里舒服些,淡淡看沈莞一眼,坐到院子的石桌上。
反而温鹤有些尴尬,但四皇子都说了,他只能让人把杜潇雨请出去。
沈莞已经去让刘妈妈杏儿给李弘禹准备吃食。
院子里只剩李弘禹跟温鹤。
两人看着彼此,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什么。
但温鹤实在没底气,等沈莞回来的时候,院子只剩李弘禹一个人。
“温鹤呢?”沈莞随口问道,亲手给李弘禹摆饭。
李弘禹手顿了顿:“你很在意?”
这语气有些冲,沈莞却专注给李弘禹夹菜,随口道:“就问问啊,你手下吃东西了吗?我让刘妈妈多做了点,怎么送给他们啊。”
李弘禹神色有些无奈,只能顺着沈莞道:“饭菜准备好,送给门口的周侍卫就行。”
李弘禹吃完东西,立刻又出门。
小院子倒是源源不断受到东西,都是他们最需要的。
甚至不知道从哪找了个京城来的厨子。
做的一手京城风味饭菜,让沈祖母都多吃了碗饭。
第二天早上,天已经完全放晴,整个泰浦县都充满欢笑。
放晴了好,放晴了,他们就能平安。
沈翰林跟沈维也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赶到泰浦县,他们过来,一是来接沈祖母跟沈莞,二是协助四皇子处理洪灾的事。
四皇子在胶州的事,已经传到京城。
让不少人都有些震惊。
谁都没想到四皇子竟然这样敢。
他看似莽撞,实则每一步都在计算之内。
但又像在刀尖跳舞,稍稍有失误,不知道多少人会命丧于此。
如果是稳妥的人,在知道江永县决堤的事,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