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为储君爵位也没了,八弟应该会乘此机会出头吧!”
胤禩是在胤褆被幽静之后,开始各处走动笼络人心,让人保举他为太子人选。
这些年他也一直在拉拢朝臣。
历史上胤禟,胤俄,十四胤禵是八爷党派。
现如今,胤俄不参与党派,胤禟,胤禵倒是和胤禩交好。
此次太子等人受贿之事胤禛和胤祤本有几分犹豫,担心皇阿玛会恼怒打算缓一缓再提此时。
但胤禩此时一力主张上折子,先他们一步呈了折子上去,火上浇油。
“你皇阿玛不会让他出头的。”
胤禩生母乃辛者库出生,本就不得康熙的喜欢。
当初给了她良嫔的封号也不过是看他大婚给他体面罢了。
不过,胤禩的野心不小,背后有安亲王的支持,历史上可是雍正的劲敌。
“你得留心着此人,别被他算计了。”温暖小声说道。
“额娘放心。”
胤祤为防范于未然,早就留心着他了。
勤答应暴毙之后,康熙迁怒延禧宫。
荣妃不知道勤答应没侍寝吗?她知道的。
但是她却纵容着董鄂氏直接爆出了勤答应有孕。
本该低调处理的事情,搞得现在都知道了,让他很没面子。
故而,康熙对外斥责荣妃作为主位,勤答应刚有孕就暴毙,一尸两命,没尽到主位之责,当不起妃位,降为嫔。
荣嫔被降为嫔,看着来给她请安的董鄂氏,抖着手指着她,半天只说出两个字。
“愚蠢。”
此事本可以更好的处理,在大场面的时候稍微让勤答应露出点端倪,让别人指出她的不对劲,也别让自己沾手的好。
如今董鄂氏蠢的让皇上迁怒到她头上。
这样做损了自己的利益,不是愚蠢是什么?
“额娘,儿媳没想到……”
她没想到皇阿玛会迁怒。
“现在让胤祉什么都不要做,皇上正在气头上,做的多错的多。”
荣嫔再是气愤,也没对董鄂氏说什么过分的言语,胤祉背后需要董鄂氏背后的势力。
荣妃提醒了董鄂氏,但董鄂氏不觉得此时不动是对的。
那两个已经惹怒了皇阿玛,皇阿玛如今在气头上,不会考虑那两个。
撇开那两个,胤祉算长,此时就该提立储之事,朝臣举荐,她让阿玛等人在背后使力,让胤祉坐上了储君之位,才是最稳妥的。
故而,董鄂氏回去给胤祉吹耳边风,胤祉心动了。
这些年他也立了不少的功劳,如今已经是郡王爵位。
长幼有序,他背后也有人支持,他觉得是时候了。
储君之位诱惑力太大,且近在咫尺,让他已经忘记了,早不久前他背后之人贪污受贿,他受牵连被训斥之事了。
所以,在太子被废幽静咸安宫之后半个月,朝中开始有人提起立储之事了。
立储,康熙气头还没过,这边又有人提立储。
康熙此时并不想提立储之事,但朝臣的动静有点儿大。
不仅是支持胤祉背后的人发力,胤禩也想借着这个机会让皇阿玛能立他为储君。
这些年他的实力,在朝中的影响力,以及声望都很好,不觉得储君之位非得嫡长为先,应该能者居之。
康熙看着朝臣如此,明白是怎么回事,冷着脸让他们举荐太子人选。
朝中举荐太子人选,极少数人选了胤禛以及胤祤。
举荐胤祉和胤禩的人居多,尤其是胤禩,朝中大半人站在胤禩背后。
他二人所占比例是胤禛和胤禩的三分之二。
且之前支持胤褆的部分人此时也转头支持胤禩。
其中就有在朝中影响力极深的大学士马奇,阿灵阿,等人。
在康熙眼里,他的儿子都很能干。
老三武虽然不成,但文可以。
老四做事认真,能力不俗,就是有些较真。
老七天资聪颖,同样孝顺且能干,脑子也灵活,遇事懂得变通。
老八圆滑,善于交际,办事能力不错。
只是这善于交际到朝臣大半都支持他为储君人选,让康熙很不喜。
这太子刚废,就有那么多人举荐立太子。
“胤禩,你觉得你能当得起储君之位?”
胤禩一直等着皇阿玛的问话,听到此话,胤禩开口说道:
“儿子不才,没想到这么多人举荐儿子,儿子惶恐。”
他想说他当的起,但此时得谦虚一点。
康熙冷笑。
“你是该惶恐,论文你不及老三,老四,老七,论武你不及十二,十三,十四。办差能力也不是皇子中最突出的,你说说看看为何有那么多人支持你?”
“……”
胤禩听皇阿玛的口气,感觉到了皇阿玛的不悦,双拳紧握。
皇阿玛是不满朝臣举荐他……
“皇阿玛,论长幼有序八弟也是没资格的。”
胤祉也听出皇阿玛不满意胤禩,当即开口。
他没想到胤禩也打着这个主意,可不能让胤禩抢走储君之位。
“儿子认为储君之位能者居之,朝臣举荐儿子,必定是觉得儿子有这个能力。”
事情到了现在,即便皇阿玛不高兴,但储君之位在眼前,胤祉也虎视眈眈,他只能硬着头皮开口。
“能力?”
“那朕给你们一个任务,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,朕再考虑立储之事。”
国库为何空虚?
因为早年战事较多,平定三藩,统一台湾,驱逐沙俄,征讨噶尔丹,以及治理黄淮,且多次南巡耗费了太多的存银。
也就近几年要比早几年好一些。
只是吧,不管是在什么时候,贪污受贿之事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。
康熙认为是他们生活困难,才会想要贪污。
故而允许朝中大臣可以在国库借银子周转,等有钱了就还回来便是。
开了可以国库借银之事,自然得有人支持的,表示康熙对下的恩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