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表着,在唐朝之前,没有人想到过这种方法,毕竟在更早之前,与印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印章之法,已经在士人阶层普及开了。
制约着印刷术出现的,其实是——油墨。
文人们书写所用的都是水墨,它们根本没办法附着到刻板上,印刷也就无从谈起。
只有制作出粘度更大的油墨,才能满足印刷的条件。
“那本书是我小时候看的,十分破旧,关键的地方已经被撕毁了,我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油。”曹觅接着解释:“反正你近来也无事,我希望你能尝试着调配处一种可以用来印刷的油墨。”
为了解释印刷,曹觅又让东篱拿出了之前她专门让人刻好的印章。
“说起来,这枚印章还是你刻的吧?”曹觅展示了一下印章,询问道。
张卯看到自己的作品,心下稍安,点了点头。
曹觅便笑道:“你看,你调配出来的墨水,沾上这印章后,必须能够印出清晰的文字,这便算成了。”
张卯终于理解了曹觅的意思,点了点头。
但很快,他又小心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:“王妃,恕小人直言,你想要印……印刷,直接用印泥便是了,何必一定要弄出那什么油墨呢?”
曹觅看着他,道:“你有没有想过,这刻印之法只用于印章,还是太可惜了。”
“可惜?”张卯一个土生土长的现代人,根本跟不上她的思路。
“对啊,太可惜了。”曹觅幽幽叹了一声,“如今,文人想要看书,就得找人借到书籍,花个两三日的功夫,将书抄下。
“倘若有一天,这印刷之法能成,我们便可以为四书五经,甚至天下书籍都雕刻出专门的印板,油墨一刷,一息的功夫,能印出三页来!这样,难道不比抄书快上百千倍?
“你别小看这印刷术,真能做成,绝对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的大事!”
她这么一说,张卯就懂了!
他微张着嘴,消化了好一会儿,这才反应过来,连忙行礼道:“小人愚钝,多谢王妃点拨!”
“嗯。”曹觅见他醒悟,也十分满意。
想了想,又提醒道:“另外,雕刻的东西也不局限于木头,你可以找找工坊中其他人,用胶泥,粘土,甚至铜铁作为材料,都试上一试,也许能发现其他的转机。”
张卯点点头,“小人谨记在心。”
将事情交代完,曹觅将张卯打发走。
她休息了一会,又瞎想道:“其实印刷术出来了,纸是不是也该弄一弄,现在纸也好贵啊……哎,停停停,现在事情太多了,等刘格那边水泥弄好了,再考虑这些吧!”
想到这里,她果断打断了自己的思路。
好不容易获得了一点休息时间,曹觅决定去陪陪多日不见的几个孩子。
到了辽州后,她变得忙碌了许多,除了每日雷打不动坚持陪孩子们用晚膳之外,大部分时间,她都在忙着府里或者山庄的事。
到了戚瑞的院子,她发现三个孩子居然没在院中玩耍,而是一起凑在榻上埋头看着一本书。
曹觅万分惊奇地走过去,从背后打算吓一吓他们。
结果,她拙劣的表演只换来老三捧场地一咋呼,剩下两个小鬼头就差给她翻个白眼了。
笑过后,曹觅在三人旁边坐下,“在做什么?今日居然没有出门,我的小公子们果然是越来越好学了,真好!”
她深知夸赞对孩子们的重要性,所以从来不吝啬表扬,让几人知道好学、助人等等品质的重要性。
戚瑞将手中的书递给曹觅,曹觅接过一看,发现是这个朝代的一本经史。
曹觅微蹙着眉:“这……这本书哪来的?”
戚瑞解释道:“爹爹为我请的夫子要过来了,听说夫子最擅长治经,我便让院中的婢子帮我找了一本来,正在研究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曹觅点点头。
在今年二月份,他们一行在京城往辽州的路途上,戚瑞度过了自己的四岁生日。在盛朝,这就是该正式启蒙的时候了。
戚游早有准备,在离京前便写信,邀请一位故交过来为三个孩子授课。
那位故交因为性子耿直,为官时得罪了不少权贵,差点被流放,还是戚游出手保了下来。戚游寄信时,他正居住在京城以南的泉宁,回信中说预计要到五月下旬才能抵达康城。
戚瑞从小便十分聪慧,已经能识得大部分常用字了,大概是想着在那位夫子过来之前,做一些预习。
“那你……不,你们三人,看得懂吗?”曹觅询问。
三个小脑袋一起摇摇头。
戚瑞尝试挽回一些颜面,有点委屈地补了一句:“许多字都识得,但是……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。”
虽然知道有些不妥,但曹觅还是克制不住地笑了出来。
作者有话要说: 这一章9000+哦,实际已经算加更了!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!
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桑木无枝、什么是悲伤 1个;
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yunkan、20930773、苏夏是只喵 10瓶;安之一 5瓶;俍瑄 3瓶;janmu、晋江有毒 2瓶;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第32章
见她笑得开心, 老二戚安嘟嘴问道:“娘亲看得懂吗?”
曹觅停下来, 摇摇头老实承认道:“娘亲也看不懂。”
她很快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, 并没有比这三个孩子好多少,于是轻咳一声, 转移开话题道:“咳, 娘亲的意思是, 咳,这书太难了,不适合你们现在看。”
“嗯,不看了。”戚瑞倒是没有什么意见, 反而说道:“本来就打算收起来的。”
曹觅便点点头, 顺手将书交给了戚瑞房中的婢女。
她安慰道:“等夫子到王府, 有他教导,你学起来就容易了,如今倒是不用费心思读这些。”
戚瑞懂事地点点头。
老三戚然无聊地趴到她背上,喃喃道:“我也不想看那个,一点都不好玩, 没有娘亲说的好玩。”
之前曹觅偶尔会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,然后顺手教他们认几个字。
不过她可不想让戚然这样想, 于是纠正道:“娘亲与你们说的东西都是些小故事,帮你们认认字还可以。你们慢慢长大,将来肯定是要学着治经读史的。”
小胖墩不满地“哼哼”了两声。
戚瑞突然想起什么,询问道:“我听东篱说,娘亲在城外山庄中办了一个学堂?”
“嗯。”曹觅点点头。
这话也勾起了双胞胎的兴趣。
戚安抬起头, 好奇地发问:“娘亲也办学堂?也学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