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什么王爷故交的妻女,而是北安王在民间一段风流韵事。
曹觅于是将她们安置在王府中一处偏僻的院落,又有意地忽视了那边的情况,不想给自己寻烦恼。
原本以为是两厢无事的境况,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出了事。
看来暂时的清静是躲不成了,曹觅现将自己心头的猜测放到一边,决定还是按照原先的计划,先往北安王那边走一趟。
路上,她询问起那个报信的婢女,“张氏母女那边,能出什么事?”
婢女已经把气喘匀了,此时正亦步亦趋地跟在曹觅身后,闻言便答道:“她,她们好像差点冻死在宜兰院中。”
“冻死?府内的冬炭难道没有及时送过去吗?”曹觅有些惊讶地问道。
她有意学着记忆中原身的模样,将语调放得轻柔,又做出一副娇弱无害的模样,但她本身雷厉风行的态度确实与原身差距有些大。
那婢女只感觉王妃今日即使是细声说话,身上的气势也不一样了,但真要她说,她也说不上什么所以然来。
愣了一瞬,她定了定神,抛开了那些杂念,专心回答起曹觅的问题:“这,这婢子就不知道了,不过,王爷好像还把后院的采买嬷嬷和几个管事都叫过去了。”
曹觅点点头,又抓着重点问道:“后院中的事情,一直就是我在管。怎么张氏那边出事,这次居然先闹到了王爷那边?”
婢子又回道:“是陈管事直接报到王爷那边的……他,他说王妃不想理会张氏母女的情况,他看着张氏母女快死了,这才不得以去禀告王爷。”
听到这话,曹觅皱紧了眉头。
在原身的记忆中,张氏确实求见过她几次。
但原身本就怀疑张氏和北安王的关系,加上张氏又一直没说求见到底是因着什么事,原身以为她是来攀交情的,一直拒而不见。
几次过后,那张氏果然识相不再来了。
虽然原身没有想着害张氏,但这件事,确实是原身失职了。
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,曹觅又询问起了张氏母女如今的情况,那婢子只说王府中已经请了大夫,但她急着来通报,对详细情形尚不知晓。
曹觅便干脆地闭了口,专心赶路。
过了一会儿,她们来到前院。
北安王此次回府似乎带回了许多东西,前院有许多人正在忙碌着,其中不乏在曹觅院中听差的仆役婢女。
他们见到曹觅,都会有些紧张地见礼,但见曹觅的表情同以往一般,没有任何怒色时,又放心大胆地走开。
本来嘛,北安王府主子不多,仆役也比其他权贵人家少,府中一旦有什么大事,抽调各个院中的人手过来帮忙是再正常不过,他们只不过是省略了向主子通报一声罢了。
曹觅一边朝她们点头,一边也在观察着她们面上的表情。
毕竟原身一个小时前还死于一场“烧炭意外”,她要趁着这个机会,找到几个或许知晓这场“意外”的人。
一路看下来,果真被曹觅发现几个面有异色的人。
他们分别是后院一个负责采买的管事,她院中两个听候差遣的婢女,还有……现在正在她面前的春临和夏临两个婢女。
这五个人中,又以春临和夏临掩饰得最好,两人见到她出现的一瞬间,那阵强烈的诧异和心虚完全就是一瞬间的事,曹觅差点以为是自己多疑看错。
春临和夏临见到曹觅过来,俱都恭顺地放在手中的事情,朝她行礼,“夫人。”
曹觅点点头,温声说道:“这么多礼做什么,快起来。”
北安王小时候,身边有四个贴身婢女,名唤春临,夏临,秋临,冬临。娶妻之后,他便把婢女留给了王妃。
秋临和冬临年纪大了,早在原身姐姐还在的时候,被当时贤惠的王妃嫁了出去,而大概是当时春临和夏临年纪还没到,所以就被留了下来。
等到原身过门的时候,这两个婢女便在原身身边伺候,后来更顺理成章地帮助原身处理起后院的大小事宜。如今北安王府上下近百个仆役中,这两人的身份是除了大管家以外最高的。
夏临年纪比春临大,却更为活泼一些,她行完礼后,主动小声向曹觅示警道:“夫人,王爷因着张氏母女的事发了怒。这事本是后院几个看菜下碟的管事闹出来的,到时候王爷若诘问起来,夫人推到他们身上便是!”
她语气熟稔,看来是经常为原身出主意的。
曹觅斟酌着语气哀切回道:“终归是我管教不严,王爷若有什么不满,我受下便是了。说起来,张氏母女那边如何了?”
夏临回答道:“大夫还在诊治呢,但我听到大夫与王爷说话,说张氏母女的命是保得住的,夫人不用担心。”
曹觅又问:“到底是哪个管事克扣张氏母女那边的衣食用度?”
听到这个问题,却是从方才起一直沉默着的春临摇了摇头,回答道:“回夫人,此事尚未明朗。几个有牵连的管事正在互相推诿着,都说不是他们的过错。”
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曹觅点点头,“我先过去见王爷,你们若是累了,就先歇一歇,事情总是做不完的。”
她这番发言十分附和原身的做派,两个熟悉她的婢女都没有怀疑,行了个礼便自去忙碌了。
曹觅深吸了一口气,毅然地朝书房的位置走去。
接下来,大概就是穿越过来的第一场硬仗。
穿过前院侧厅,曹觅很快来到位于正屋侧后方的书房。这里是属于北安王的区域,气氛明显不同了。书房所在的院落里里外外都有侍卫把守,这些侍卫个个身高体壮,气势逼人,绝不是一般的家丁能比拟的。
好在她身为王府正妃,一路上没人敢拦她。她一路顺畅地来到书房面前,又被守在门外等候的大管家领进了房中。
等将曹觅领到了北安王所在的书房,管事也行了个礼,直接退下了。
曹觅看着面前正伏案疾书的男子,行了个礼,“王爷。”
北安王戚游便像是终于意识到屋中多了个人似的,抬头看了她一眼,“不用多礼。”
在方才来的路上,曹觅就将原身记忆中关于北安王的记忆片段重温了一遍。北安王年仅二十一,但却年少有为,在双亲早亡的情况下依旧凭自己的战功保住了王位。
所以在原身的记忆中,北安王一直是个冷面杀神一般的存在,冷漠,强大,但也十足地吓人。她自小遭遇苦难,向往的是温柔体贴,能与她共话风月的夫君。嫁给气势摄人的北安王,心中其实是不愿的。
但她习惯了听从姐姐的安排,也习惯了对命运屈服,所以便默默遵从了。
但曹觅第一眼见到的北安王,却与原身记忆中有所不同。
眼前刚过二十的少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