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體

分卷阅读516

热门小说推荐

丁酉:“可你们两个都是女子啊,两个女子怎么能……?”

齐颜:“男子也好,女子也罢……今生今世我这一颗心再容不下别人了。所以我才会这么痛……”齐颜突然握起拳头,一下下凿在自己的心窝:“这里痛,无时无刻不在痛!”

丁酉一把抓住了齐颜的手腕:“你这是做什么?!不要命了吗?”

齐颜早已泪流满面:“是我一步一步把她推到那个位置上的,是我督促她要成为一代明君的,我明白她的顾虑是有道理的,可为人子女焉能放下此仇?你知道我母亲是怎么死的吗?你知道吗?可她知道啊,她也看到那本书了,这道坎我迈不过去,我迈不过去!我曾经再三恳求要她‘大局为重’,她终于学会了,可为什么我会这么痛?”

丁酉看着齐颜,从那双琥珀的眼眸中读到浓浓的哀伤,齐颜的眼眶红红,嘴角还残留着一抹鲜血,看起来有些癫狂,与丁酉记忆中的齐颜大相径庭。

丁酉:“你竟被折磨成这般模样……”

齐颜好似被突然卸去了力气,向后软软地一靠:“我累了,也够了。我这条命……交代在她手上,也就算了了。”

丁酉给齐颜吃了安眠的汤药,后者很快睡着了。

傍晚,南宫静女驾到。

齐颜像有心灵感应似的,在南宫静女向丁酉询问完齐颜的情况后,齐颜也醒了。

齐颜刚刚起身,南宫静女便进来了。

南宫静女来到床前见齐颜的气色好转,高兴地说道:“看来丁御医的医术的确精进了,你感觉如何?”

齐颜转过头,望着自己最深爱的人,心底阵阵刺痛。

齐颜:“好多了。”

南宫静女牵过齐颜的手:“还在生我的气?”

齐颜努力地扯了扯嘴角,又摇了摇头。

南宫静女:“我这几日没睡好。总在想你的事情。”

南宫静女:“我知道你心里的苦,那两个人的确应该得到报应,这份仇我记下了。”

见齐颜始终不言语,南宫静女无奈叹息,柔声道:“我已经撒下诱饵,陆家那边也上钩了,等到幽州府一平我定会重审此事,让陆权和丁仪付出代价。”

齐颜:“陛下过河拆桥,不怕惹天下人非议么?”

南宫静女:“古往今来‘兔死狗烹’的事情多了,我也不怕后人怎么说,只要能让百姓安享太平我便问心无愧。洛北反了,幽州府拥兵自重,公羊槐还需历练几年,我想了很多法子,可眼下朝廷真的没有与幽州府明刀明枪打一场的实力,仇我会报的,你的身体我也一定会治好的,再给我五年时间……到时候我会把皇位传给新君,我们报了仇就离开这儿,到你想去的地方生活。”

齐颜不置可否,问道:“自先帝在位起,就开始打压排挤陆家,陛下用了什么饵,陆府会信么?”

南宫静女呼吸一滞,犹如芒刺在背,坐立难安,脸上的表情也不自然起来。

可望着齐颜那双深邃的眼眸,却说不出谎话。

南宫静女:“我让二姐透露给陆伯言一个消息……我有意将皇位传给玉箫。”

齐颜呆呆地看着南宫静女,琥珀色的眼眸中满是不可置信。

以齐颜的心智又怎会不知“计谋”的关键所在?只是齐颜怎么也想不到南宫静女会用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做诱饵,用她的婚姻作为筹码。

齐颜望着南宫静女,这个自己无比熟悉的人,此刻竟是如此的陌生。

南宫静女:“这,这不过是权宜之计,在玉箫及笄之前我一定能处理好一切,约定自然也就不做数了,我不会用玉箫的终身幸福做筹码的!”

齐颜:“难道我一个人还不够么?玉箫还那么小,她什么都不知道,唤你做母亲,你怎么忍心?”

南宫静女:“缘君,你听我解释,我……”

齐颜怒极反笑:“陛下真是好算计啊,拿我们乞颜一族当痴傻么?陛下难道忘了玉萧的体内流淌着撑犁皇族的血,陆权指使丁仪杀死了玉箫的外公外婆!玉箫不知道的过往,不代表没有发生过!”

南宫静女彻底慌了:“缘君,不是这样的!是陆伯言请旨为陆兰向玉箫求亲在先,我担心冒然拒绝会把陆府彻底推远,这才将计就计,我……”

齐颜抬手指向门口:“你走。”

南宫静女:“缘君?”

齐颜:“难道要我跪下来求你才行么?”

南宫静女:“……好,我走。”

齐颜:“……不要再来了,我不想再见到你。”

南宫静女:……

齐颜:“若陛下还有一丝未泯之心,念在玉箫懂事孝顺的份上,不要把她置于危险之中。等她再长大一些就放她出宫去吧,玉箫的血统注定了她与皇位无缘,求陛下不要再做令天下误会的事情,给玉箫惹来灾难!”

303

曲终(下)

承启四年·六月。

钱通主动来到了刑部衙门,钱通从前是齐颜的贴身护卫,管家钱源之子,如今钱通在京城可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了,古往今来凭借一场御状能让皇帝下诏罪己的,只有这独一位。

之前南宫静女发布了手谕,寻找钱通回京,并找寻四方钱庄的两位东家也来京城,商谈皇商事宜。

经过这几年的打理四方钱庄恢复了生机,之前为了给朝廷筹措银两折价卖掉的产业也回购了大半,再加上女帝下旨有意让四方钱庄成为皇家产业,一时间四方钱庄的身份也水涨船高。不少有头脑的商贾主动割舍了一部分产业给四方钱庄,名义上算作入股实际上就是赠与,为的就是假以时日四方钱庄成为皇商他们能沾点光,不求金银进项只求能改一改下一代的“成分”,让自家的孩子脱商为丁,进而走上仕途。

所谓“士农工商”,历代的朝廷都认为:农为国本,而商人只是低买高卖的投机之辈并不能生产,所以对商人群体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,比如商人的子孙后代不能进官家私塾更不能入仕,商人的后代不能迎娶官家嫡出的小姐,商人不得与士族来往过于密切,等等。

故此,虽然商人手中握有一定的钱财,但处境并不乐观,往往地方府衙随意找个名头,一道文书就能令商人整个家族的资产充公。

除非做到极致,如前朝巨贾谢安,还有就是本朝的四方钱庄,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保护伞,达到富可敌国的境界,方能博得士族阶层的三分敬重。

得益于南宫静女的一道圣旨,四方钱庄的资产翻了几倍,

最近更新小说

最重要的小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