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體

分卷阅读84

热门小说推荐

。”

谁要他陪了!

桓微咬着唇,既不愿误了他的事,又不敢抬头看他,只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手,要摸他眼睛确认。谢沂笑意沉沉的,牵过她纤白的手拉至唇边报复地咬了一下,疼得她一缩,立刻就松开他了。谢沂趁此嗤嗤笑着,闭着眼转身出去了。

青纱曼舞一刻重又落下,闻得他脚步渐远,桓微始才睁了眼遥遥去望。她双颊滚烫,心乱如麻,朱唇轻颤着,缓缓吐息,忽然间,卷过锦被将自己埋进深深床际。

北院。谢珩书房。

月色昏黄,桂香馥郁。一枝斜开的木芙蓉映在窗格上,叫灯光照出朦胧的影。

“叔父。”

谢沂立在门前檐下,恭敬行礼。

谢珩早已屏退了婢仆在书房中等着他了,瞧见他眼中未及敛尽的柔和笑意,便知他是在新妇处绊住了脚。唇角微微一动,淡淡“嗯”了一声,唤他进来。

二人进了内室,在案前相对坐下,谢珩顺手拈起一粒黑子,继续灯下的一局残棋,口中则问道:“你从广陵回来,可有发现什么异动。”

庾期北逃的消息早于一日前就已传回京师,北逃即表明庾氏不遵王命,或将起兵反抗京师,如此,牢狱中的庾倩、庾柔兄弟才是没有活路了。颍川庾氏倾覆在即,庾太后焦头烂额,束手无策,于昨日羽书抵达之际就急召了谢珩同司徒王毓进宫。

“谢卿,妾以百口累卿!”

庾太后声泪俱下的请求犹响在耳,谢珩虽对这位初执牛耳的深宫妇人并无什么特殊情感,但庾氏被诛,桓氏下一步必将篡位。身为谢氏族长,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桓氏登上帝位。必将倾尽全力支持皇室,试图维持士族与皇室之间微妙的平衡。

谢沂沉吟一晌,最终决定将事情和盘托出,他将庾澄暗中投向桓氏、煽动庾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叔父,谢珩愕然,“这么大的事,你为何不早告知叔父?!”

谢沂迎着叔父冷寒震愕的目光,不卑不亢,“庾澄投诚之事,侄儿也是在广陵才知。”

“但庾期北逃,那广陵太守陆熙也殊无抵抗之意。侄儿想,便是侄儿能提前预知,也毫无胜算。”

庾氏从徐州起兵,想要占据三吴、攻取建康,广陵是必经之地。陆熙年纪大了,经不起折腾,只怕战事一起就要开溜。但京口与广陵仅一江之隔,桓谦既已出镇京口,战火便烧不到京中来。

至于京中,庾氏谋反之罪既已坐实,诛除庾氏,师出有名。桓氏的十万西府军又在姑孰摆着,建康城中这些士族没有一个能与之抗衡。这个局,一早就昭示了结局。谢沂不想谢家做无谓的牺牲。

乱世之中,唯有手中有兵腰杆子才硬。眼下除非北燕南下,否则,谁都无法阻挡桓公登上帝位的步伐。

至于北燕南下的契机么——

谢珩同侄儿同时想到,俱是沉吟不语。差点忘了,北燕的使团还在京中呢。慕容氏未必真有和亲之意,不过是借着结亲入江左一探虚实。如今南齐主弱臣强,兵乱将起,正是南下分一杯羹的好时机。而桓泌虽然老奸巨猾、觊觎帝位,对待国家却无可指摘。他也畏惧史书身后名,绝不会在此紧要关头篡位自立。

这厢,谢珩已经想到如何利用婚事使两国交恶、让北燕南下牵制桓氏上去了,但谢沂却知,北燕这时候内斗也颇严重。燕帝年迈,太子慕容绍势强,两波人马斗得不可开交,且荆州还有桓公之弟、益州刺史桓济坐镇,襄阳也还在南齐手中,长江中上游既安,北燕一时无力南下。

慕容衎入齐,为的是在送亲时劫持皇帝及王公大臣北上,为兄长慕容绍积累功勋。桓公打的主意则是生擒亲到汝南迎亲的太子慕容绍立威。两边都各怀鬼胎。

上一世两边都未能如愿,元嘉公主被掳北上,成为北燕太子妃,两国维持了一段时间的虚假的和睦。如今时局有变,桓公恐怕是希望这桩亲事能成,少一桩麻烦。

谢沂将时局事态、一桩桩一件件抽丝剥茧般与叔父分析了,谢珩也知,桓公诛除庾氏是势在必得的事,他没有出言非难侄儿,也没有怒骂桓泌,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。

“无论如何,谢氏不能做神州陆沉、社稷倾覆的罪人。”

谢沂深深垂眸,他心知,这一世自己怕是要让叔父失望了。

是夜,庾期、庾玄在徐州起兵的消息传至京师。满宫震动。

广陵太守陆熙不战而逃,庾期仅用一日时间就攻占了广陵,陈兵长江,兵逼京口。海陵太守庾允、晋陵太守庾淼等庾氏子弟起兵响应,对京口形成包围之势。

三封羽书几乎是同时抵达建康。先到了青溪里桓公府上,后入朝廷。桓泌雷霆震怒,连夜入宫,认定庾氏早有异心,请求朝廷允他发兵诛除。庾太后战战兢兢,只得连夜征召谢珩及一干宗室、重臣入宫商议。却又破天荒地,叫上了谢沂。

第52章 第 52 章

台城。

太极殿的偏殿中, 青铜连枝灯华光如水。永兴帝萧崇坐在御座上,目中呆呆的。素纱帷幔后, 庾太后面色惨白地坐着, 一夕之间似乎苍老了数岁。

殿中,文物重臣各在座。大司马桓泌坐在群臣之首, 正命长子桓时诵读着庾期在徐州起兵时召发天下的檄文。

“……大司马泌, 慢侮天地,悖道逆理。鸩杀崇宁皇帝, 欲夺其位。饕餮放横, 伤化虐民。楚、越之竹, 不足以书其恶!天下昭然,所共闻见!略举大端,以喻使民……”

庾氏在檄文中将桓泌骂了个狗血淋头,连桓泌已故的为国捐躯的老父也未能以免, 说他刑家之后, 本无懿德, 欺名盗世……桓时越读至后声音愈冷, 攥着帛书的指骨格格作响,怒气几乎控制不住。

谢沂侍坐在叔父之后, 闲闲扫过殿中众人的反应。上首, 小皇帝两眼懵懂,庾太后隐在帷幕后, 旁侧跪侍的宦侍栗栗而颤。桓时、桓旺俱是怒行于色, 以丞相会稽王萧昱为首的一干大臣则战战兢兢, 冷汗如雨。宽阔的大殿里鸦雀无声,落针可闻。

素来睚眦必报的老丈人却还仪态安和,安坐群臣之首,虎目半睁半阖,从始至终眉毛都不曾动一下。

桓晏不在?

谢沂心头微凛,诛除庾氏的关键之期,没道理他这幕后主谋却不在。座前,谢珩同王毓

最近更新小说

最重要的小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