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够减少一些耗费,惠及天下读书人。”
“是吗?”永安帝瞬间来了兴趣,“是什么办法?”
“据说是什么活字,具体能不能成,还要试验。具体耗费,成效如何,都要试过了才能知晓。
父皇放心,儿臣一直命人盯着,只要结果出来,且成效不错的话,儿臣第一个禀报给父皇。”
永安帝满意地点了点头,对这事挺期待:“嗯,那就试试吧。”
他得位不正,加上之前下令将一名大儒一族,饱受天下读书人诟病。
若是当真能有降低书籍成本的法子,加以推广的话,对他的名声应该能有不少好处。
况且之前战乱,耗费不小。
这几年又总是天灾人祸不断,时不时就得拨款赈灾。
国库如今可有点儿虚。
不如先由着苏家研究,他还可以省笔银子。
永安帝小心眼儿地想着,又问了楚晏查案的进度,这才让他滚蛋。
楚晏老老实实地走出去,心里却松了口气。
永安帝这关算是过了。
有了活字这个由头,日后若是有人弹劾状元书楼,他也不用太过担心。
……
因为苏记汤锅店飘出的诱人香味,状元书楼未开先火。
冬日里事情少,百姓们不久前才被苏锦璃和晋王妃中毒一事吓得不轻。
正需要点乐趣来放松一下。
于是状元书楼的消息一出,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。
无数人都在议论纷纷,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书楼。
普通百姓纯属好奇,还有那么点看热闹的心思。
一些士人们就很不满了。
清流们更是大为鄙夷,非常不屑苏家的做法,觉得苏家是在哗众取宠。
正犹豫着想见见苏锦璃的晋王妃得到这个消息后,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她坐在窗前,看着枝头绽放的梅花,闻着空气里飘来的阵阵幽香,轻轻笑了笑。
“这些梅花开得真好,此番美景,若是只有我和王爷能够看到,倒是辜负了。
开个赏梅宴吧,多请些人来,她们应该会喜欢。”
她的奶娘守在一旁,闻言乐呵呵地笑了笑:“这样的美景,谁会不喜欢呢?”
一个时辰后,苏锦璃收到了晋王府派人送来的帖子。
她看了一眼,得知是晋王妃要开赏梅宴,特意邀请她去晋王府赏梅花。
不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。
她果然没有猜错,那位倒霉催的晋王妃,还挺聪明。
才传出状元书楼的消息,晋王妃就派人送来了帖子。
是坐不住了吗?
晋王妃如今的处境,只要不是傻子,都能猜得出来。
这种时候,她又岂会有闲情逸致邀人赏花。
只是不知道,这位晋王妃究竟打算怎么做?
赏梅宴定在了后天,这么短的时间……晋王妃还真是够急的。
不过,既然人家都已经给她发了帖子,她又岂有不去的道理?
只是不知道,晋王妃都邀请了哪些人?
原主嚣张跋扈,自从她穿越过来,还从未有原主的“闺蜜”来看她。
难道说,原主一个“闺蜜”都没有,全是敌人?
那她也太厉害了!
苏锦璃想了想,对平安说道:“平安,你出去打听打听,晋王妃都给谁发了帖子?”
平安向来喜欢八卦,对这个任务满意得很,很快出去打听消息了。
……
徐士郎府。
徐珊目光灼灼地看着刚刚收到的帖子,心头一片火热。
她等了这么久,总算是等到机会了!
崔氏现在不能生育,就算占着晋王妃的位置,她也坐不稳!
这种时候,只要有人能够怀上晋王的子嗣,家世又不差,就能成为新的晋王妃!
她终于等到这一天了。
-
第104章 神器诞生
收到帖子后,苏锦璃找来周磐问了下状元书楼的进度。
得知书楼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,活字已经研究了出来,如今已经开始尝试印书,加以调整。
周磐还给苏锦璃带来了一个消息,原来早有人发明出了活字印刷,只是并未受到重视,也并未推广开来。
这个消息还是秦王派来帮忙的人告诉他的,那人也只知道以前有人用活字印过书,更多的就不太清楚了。
对此,苏锦璃其实早就知道。
她毕竟是从后世过来的,活字印刷这么大的发明,她当然了解过。
这活字印刷,其实早在数百年前就发明了出来。
只是并未得到重视。
自然也没有推广开。
只有少数一些人才清楚。
古代传信麻烦,信息流通很慢,除非朝廷推广,不然想要把它推广开太难了。
更何况,活字印刷也不是没有弊端。
首先得只做成千上万的活字,然后还要从这成千上万的活字里挑选出需要的,排列成书,加以印刷。
这就显得很麻烦。
古代的人口少,读书识字的人更少。
大家平时经常读的书,像是什么四书五经,通常都有现成的雕版,直接拿来印就行了,不需要费时费力去制作活字。
只有编写印书,又想大量印刷的时候,活字的优势才体现了出来。
这种环境下,活字印刷能够推广开才有鬼了。
不过苏锦璃最开始提议的时候,她也是没想到,周磐居然没有听过活字印刷。
她之所以提议这个,就是因为活字印刷虽然取字排字挺麻烦,可他们现在并不需要从几千甚至数万活字里去挑字。
完全可以按照书册内容,一边刻字一边印刷。
这样就省去了很多麻烦。
周磐让工匠们试验了很多种办法,为了节省时间,最后定下来用胶泥来制作活字。
他们想了个省力的办法,就是先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阴刻文字,然后把木板框起来,中间用木片分成一个个方形的格子。
然后把调配好的胶泥装进格子里压压紧。
取出后就成了一个个活字。
之后再用火烧硬,就可以排版印刷。
这种制作活字的办法,有点类似于制作月饼。
不同的地方,就是它要制作成长方体的形状,所以模子需要做成格子。
这种办法的好处就是,制作雕版和格子可以同时进行。
而且雕版的时候就算略有错漏也没关系。
只要制作活字的时候,把错字挑出不用就行了。
印刷需要阳文,然而雕刻阳文要比雕刻阴文费工夫得多。
直接雕刻成阴文,再作为模子压制出活字,显然要省事不少。
只要排好一版活字,就可以开始印刷。
工匠们试验了许多次,确定好方案后,速度就快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