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的。
心里明白,但嘴上还是说道:“说到底,终究还是熹妃因四阿哥你才这般对我好的。”
“也不是,你是也极好的。”说完弘历看了一眼傅莹,顺手将炕桌上放的一碟樱桃,捡了一颗丢在自己嘴里,吃了之后,将核吐在一个琉璃小蝶里。
见弘历回来,傅莹想起自己之前要见他“后宫”一事,于是对他说道:“今日难得清闲,不妨让我见见各位格格们吧。毕竟以后要同在一处,早日相识也是好的。”
弘历一想,他这里的侍妾们按理来说早就应该来拜见嫡福晋,只是前几日他二人着实忙碌,也就无心顾及这件自认为无关紧要之事。于是点头道:“也罢,今日确实得空,是该让她们见见你了。”
说完,将随弘历进来伺候的若初叫过来,嘱咐她道:“你去告知各位格格,让她们来这里见嫡福晋。”
若初应声离去之后,傅莹回到里屋将自己身上的常服脱下,换上早晨请安时的团花纱服,又将自己摘下的金银玉饰,重新戴上。
傅莹着实不喜欢这古代的满头首饰,因为觉得分量太重。她在现代是个实用主义者,这种戴给别人看的首饰,等回到屋里她就摘了下来,包括那穿的“花盆底”,回来也被自己放到一边,换上了平底绣鞋。
至于弘历嘛,她想他也不算外人了,加上她压根儿不想去争他的宠,所以自认为没必要在他面前打扮得花枝招展,来刻意讨好他。但初次见弘历的小老婆们,总得穿得像那么回事,不然怕被她们轻视。
她换上鞋之后,正要去堂屋却被弘历拦下,他对她说道:“等她们人来齐,你再过去吧,没有让你这个嫡福晋等她们的道理。”
傅莹一想也对,毕竟从名义上来说,自己也算是她们的“领导”。若是在现代,领导等待下属是会给下属造成压力的。
弘历说完之后叫过来一个太监,告诉他等诸位格格过来之后,再过来通知他们过去。
傅莹一时无所事事,便坐在自己的梳妆台前摆弄那些从娘家带过来的首饰。
弘历见此,跟过来凑到她身边。看见她打开匣子,里面装满了珠宝首饰。因金玉宝石这些东西,弘历在宫中常见,故而也没觉得有什么新奇。
他又见她的另一个匣子里放着不少绒花,好奇之余拿过一只并蒂莲的样式,拈在手中道:“你这里竟有如此多的通草绒花!”
傅莹从她匣子里拿出那只,她出嫁所戴的富贵绒花道:“此饰物颜色殊丽,且又轻便,是我平日最喜欢戴之物。”
弘历不解道:“绒花虽然曾为唐时贡品,但如今也不是稀罕之物。想你家中也不缺金玉,为何会喜此物?”
傅莹将那绒花放下,又从另一个匣子中拿出一支嵌宝玉簪道:“不论金玉价值,单单就看它们的样式,四阿哥觉得是你手上的绒花好看,还是我手里的这支簪子好看?”
弘历一向喜欢绚丽多彩之物,若不是因玉是价值连城的宝贝,他定觉得绒花样式好看,于是说道:“单论样式,自然是这绒花好看。若玉雕刻得如这绒花繁复,那在头上也簪不住。”
傅莹笑道:“是了,穿金戴玉多是寻常人家显示自己家底丰厚,地位超凡之举。在宫中,众人皆知我已为四阿哥你的嫡福晋,又何须金玉来显示自己地位?”
这通话说完,连傅莹都佩服自己这“口舌生花”的本事。虽说在现代她也算是会说话的那类人,但没想到穿越之后,她这说话的本领更胜一筹了,或许是有原主技能加持的原因。
弘历连连点头,将绒花放回盒子道:“此言甚是有理,我竟没有悟到。”
二人又聊了许久,方才见小太监来到他们身前,回禀他们,说府中各位格格已经悉数来到。
听闻弘历的“后宫”们已经到来,傅莹扶着玉净(她不得不扶,超高“花盆底”确实不好走路),走在弘历身边,自认为派头十足地登场了。
在见弘历“后宫”之前,她也在猜测弘历到底会有几个小老婆。听若初描述,至少也有五个以上,但弘历这个时候不是皇帝,应该也不会太多。
哪知见了那十几个妙龄少女,傅莹还是眼晕了一下,心想雍正皇帝这是真的要把儿子培养成“种马”啊。她知道还是皇子的弘历,其实是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妻妾的。
那些少女们见他们二人过来,纷纷从椅上起来行礼。弘历和傅莹坐到二人的座位上后,弘历挥手道:“起来吧。”于是,众少女又纷纷坐回自己的位置上。
傅莹大致扫了一下,见这十多名少女与原主的年纪相仿,不过在自己看来还都是些小妹妹们,也就没之前那般戒备心强了。
弘历拿着折扇,坐在那里说道:“自嫡福晋入府,你们还未曾见过,今日召你们过来,算是正是拜见。嫡福晋乃汗阿玛所指婚配,出自镶黄旗富察氏,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、大学士马齐之侄女,名傅莹,字……”
说到这里,弘历方才想起自己只知傅莹其名,但字却从未打听过,于是看向傅莹。
傅莹明白他的意思,回道:“妾在闺阁之中,只有名未有字。”
弘历听罢,点头继续道:“如今我这里已有嫡福晋,尔等日日给嫡福晋请安是不可少的,不能失了礼数。诸多事宜,勿要自己轻易做主,需告知嫡福晋。”
听弘历这般介绍她,傅莹感觉就像是一个大领导,给诸多下属介绍新来的中层领导一般,并且告诉下属们,这个新领导背景不一般,是最高层指派下来的,管你们,你们得服。如此介绍,倒真是给她面子。
果然,弘历这个“一家之主”这么发言,下面的少女皆颔首不语,连敢抬眼看她的都没有。
但傅莹并不想仗着自己嫡福晋的身份就怎么样,她向来推崇“以和为贵”,只要大家和和气气的,就比什么都强。至于谁能生下孩子,那得看自己的本事了。
反正她知道自家男人以后“不靠谱”,也就不会付出真心。对于这些小老婆们,她是半分妒意都没有,反而巴不得弘历赶快提拔一两个侧福晋,好给她分担点儿事。
因弘历说话甚是郑重,她便和声细语道:“诸位妹妹,我为嫡福晋不过是靠着皇家的恩典,如今同在一处,不求别的,只求能和睦相处,不让四阿哥为我等分心便好。”说完同弘历相视一笑。
和睦相处,这确确实实是傅莹的心里话。在她现代工作的地方,虽说同事间不可能一点矛盾都没有,但毕竟是靠技术吃饭的地方,能者多劳多得,利益冲突甚小,大家也还是和和气气的。
傅莹又道:“我还不知诸位妹妹家世姓名,初次见面总得了解一下,免得日后见面添了几分尴尬。”
傅莹说完之后,弘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