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吧,我们走了。”
赌注拿到手,除了郭策三人原本的银子,还剩下二两赌银,“老大,这钱咱们干什么?”
顾驰开口,“这是你们的赌注,你们分配就好,可下次不能再打赌了! ”
“行,听老大的话。不过多亏老大考了第一名,我们才赌赢了,老大的功劳不可少。话本子中小弟们得了银子东西,都要孝敬给老大。今个这赌银,咱们四个一同分。”
顾驰推拒不得,“一部分拿去买书,另一部分买些米面,给村里还有镇上的孤寡老人送去,如何?”
“这个法子好。”郭策点头赞同,“咱们云阳镇还是太穷了,这些老人没了儿女,年岁又大,没有能力挣钱,真是可怜。”
顾驰叹口气,“不仅在咱们云阳镇,整个大周朝有多少这样的贫寒人家,如果有一日,朝廷能颁布政令,给他们这些人以保障,那就好了。如同杜大家所说的那样,‘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’!”
郭策停下脚步,认真的看着他,“老大,你有能力,日后考中进士,这个愿望就可以实现了! ”
顾驰心头微动,是啊,只有做了官,有了权,所有的抱负和想法才能实现。
这几日事情忙碌完,顾驰接到王夫子的通知,要去到书院开一场讲学。
再次来到求知书院,顾驰心境颇为不同,两年前,他重新踏入书院,那时只有一个愿望,就是能够继续读书。而如今,他要站在前面,和大家分享经验和方法,对于一个学子来说,这是多么大的肯定。要知道,古往今来,这是只有夫子才有的荣耀,而今天,他也站在讲台上面。
顾驰要来讲学,书院的学子自然很激动,个个搬好小板凳,都想挤在第一排,一句话也不错过,这可是府案首的经验,指不定按照他的方法学,自己也能考中童生呢!
谢林远远站在后面,眼神晦暗,他怎么又考了第一!
张来走过来,拍着他的肩膀,“在这发愣干什么,还不快上前。听说郭策他们开始就是跟着顾驰学过一段时间,打好了基础,最后考过县试。顾驰可是你师父,你向他多多请教,明年考过县试自然不是问题。”
谢林冷冷抬眼,“天地君师,我的师傅就是夫子,他顾驰算我哪门子的师傅! 考个童生而已,整个大周朝多少童生,多少案首,也不见人家像他一样高调张扬,恨不得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。”
“呵,那你先在这儿站着,我上前了。我见识少,倒是没有见过什么童生案首,顾驰就很了不起,夸赞他,是出自内心、心甘情愿的夸奖。”张来不再搭理他,径直走上前去,一个个自高又自傲,哪里来的底气说这话。
全部学子聚齐,顾驰走上讲台,下面瞬间鸦雀无声,顾驰也不藏私,详细的把自己的经验讲出来。
他最后总结开口,“学习需要方法才能事倍功半,但并非所有的方法都适用,大家还是要不断琢磨,不断思考,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。出身并不能阻碍我们向前,无论是寒门还是世家,没有努力,成不了事。当我们条件比别人差一点时,就更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,不断的拼搏。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可以看到更多咱们书院的学子,出现在录取的榜单上面!科举之途,坚持下来的才是胜利者,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?”
“有!”所有的学子奋力叫出来,热血又沸腾,一时的失败又如何,在这个需要拼搏的年纪,只要坚持下去,继续努力,不管结果如何,才不会有遗憾!
呼声中,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冷冷传来,“说的轻巧,在座的各位谁不努力?可是瞎努力是没有用的,你自己考上了童生,站着说话不腰疼!”
人群一下子静下来,大家纷纷抬头找寻着声音的来源。
顾驰望着人群最后面的谢林,冷声质问,“努力,你所说的努力,是真的努力吗?以为今个熬夜读书背诵,就是努力?长久的坚持,才是真正的努力。拿努力当成失败的借口,不是真正的努力,只不过是内心在麻痹自己。”
顾驰扬高声调,“我所了解的大户子弟,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家世或智商而自得,他们三岁启蒙,勤练六艺,每日不敢懈怠,这才是正确的努力。而不是努力了十天半个月,就以为自己用尽全力,看不到成果就放弃。比不了家世,我们就用努力拼搏,最后结果一定不会太差!”
下面的学子鼓起掌,“说的对!” 失败时总是以为努力无用,可努力才是我们每个人能把控的因素,将它发挥到极致,结果必然不会太差!
☆、第41章 顾父当选
听着顾驰的质问, 看着其他学子的叫好声, 谢林双手握紧,望着上面站立的顾驰, 眼眸愈加发黑, 呵,努力?坚持?真正摧毁自己的, 而是顾驰这个人的存在。
他自幼便争强好胜,入学之后, 虽不在甲班, 可因着成绩出色,被人夸赞聪明伶俐, 是所有夫子和学子心目中的好学生。可自从顾驰出现,大家的目光再也不在他身上。起初他是真心想和顾驰交好, 可后来的不和也是真实的存在。
有这么一个人, 成绩比自己出色, 头顶的光环也比自己耀眼,和顾驰在一起, 大家的眼中,只有顾驰的存在, 好似自己是被忽略的那一个。不知不觉间, 谢林的心中滋生出黑暗的嫉妒和仇视, 他每日都在盼着, 顾驰离开书院的那一天, 有时也恶毒的想着, 如果当初顾驰的病没有治好,还是病体缠身,自己也不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吧!
讲学后的第二日,董里正又来到顾家,“三郎,接到县里的消息,娄知县明日休沐,要和你见上一面。明天也别紧张,娄知县很和蔼,他是进士出身,应该会考教你一些问题,像平常一样就好。”
顾驰点头,“董叔,我知道了! 还有村学学舍的事情,咱们村就这一家空房,我前几日找叶叔叶婶商量了此事,他们也同意拿来当做学舍,并且不要租金!”
董里正抚着胡子,露出一抹笑容,“你叶婶的父母,之前在世时就心善。既然这样,那就每年过年时咱们村的人,去他们二老的坟前拜上一拜,家家户户拿些粮食给叶家送去,当做回报!”
学舍、书本的问题已经解决,只要再找到夫子就好办了!
月水村百十来户人家,孩子还真不少,一个夫子肯定忙不过来,还要读书识字。要求虽不高,但挑挑拣拣,偌大的村子,还真没几个识字的。
来都来了,董里正召集众人,“村学夫子任务繁重,势必会耽误平时的时间,所以我想着,给夫子一个月二百文的补贴,平时的教学时间就按照镇上的书院安排。各位可有自愿来做夫子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