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體

分卷阅读9

热门小说推荐

却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大的责任,咱们更要‎‍­‍大​‍‎­‌力​‎​支持。”

至于两个儿媳妇,顾母也不强求,是真心还是假意,她看的分明。

顾母拿出一个木箱,几枚铜板孤零零躺在箱底,“以后三郎所有的奖银,我都放在这里面,不到万不得已,谁也不能动,这是咱们老顾家的光荣。”

她可不傻,现在是没多少钱,万一以后三郎有了大出息,家里其他人眼红怎么办,还是现在就把事情说清楚比较好。

一晃眼,天气热起来,夏天作为一年最炎热的时候,吹的风都透着热气,沉闷的让人呼吸不过来。小狗爬在地上吐出舌头,知了在树上无精打采的鸣叫。

期间又经过两次考试,其中包括一次期末考核,顾驰毫无悬念每次都是第一。

现在小木箱里的奖银已经有二十二文钱,第一次的七文,第二次五文,还有期末考核奖银翻倍,成了十文钱。

期末考核结束,此时中学生涯还有一年时间。不过在此之前,学院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情。

☆、第7章 夏至

在第二次考核成绩出来后,乙班的谢林来到顾驰面前,他扭捏一会儿,不知如何开口。

上一次他发誓一定要超过顾驰,可是这一次顾驰还是第一,想起郭策说的那句话,他掏出油纸递给他,“这些东西给你,把你的答卷让我看看。”

顾驰摆摆手,把答卷递给他,“不用这些东西。”

本来不情愿的脸上,逐渐认真起来,谢林星星眼的看着顾驰,“看你答卷,真是受益良多,以后你就是我师傅。”

顾驰: 你经过我同意了吗?

就这么,在谢林单方面的同意下,顾驰多了一个徒弟。

乙班的同学打趣,“谢林,你不是发誓要赶超顾驰吗?怎么如今成了他的徒弟?”

谢林白了他一眼,“顾驰简直是天才,作为他的徒弟,是我的幸运。认识他之后,才知道他的强大和天赋,虽然现在没有超过他,但我的心里一直树立着这样的目标,总有一天我会追赶上他。”

顾驰: 好惨,有一个想要把自己拍死在沙滩上的徒弟。

学院的夫子也知道这件事,倒是给了他们启发,先进生带动后进生,于是求知学院开始了红红火火的拜师活动,学子整体学习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
还有一年时间中学课程就要结束,在这一年中,所有的小伙伴都很刻苦。

许是大家认识到时间的紧迫,平日贪玩的那些也主动拿起书本乖乖学习。即便如顾驰,挑灯夜读也是常事,吃饭的时候都要抽空看书。

王夫子颇为重视顾驰,每次都会拿一些其他的书籍资料给他,可以让他不拘泥于目前的进度,积极吸取知识海洋里的精华。

读书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,眨眼间又一年过去了,甲班的学子此时又长大一岁,经过刻苦认真的学习,中学的内容全部学完,进入到新的阶段。

在中学的最后一年里,知识内容加深,难度加大,而顾驰并没有辜负王夫子的期望,每次考试还是第一,木箱子里的铜板也多了起来。

期末考核之后,王夫子来到学舍,“这是咱们最后一堂课,接下来你们就要准备童生考试。童生试虽是科举众多考试中最简单的,但是并不容易通过,有些白发苍苍八十高龄还在考童生。该教给你们的,也都告诉你们了。下面就靠你们个人的自律,好好复习,夫子相信你们。”

他看着每一位学子,“大家寒窗苦读多年,能够看到希望,就不要轻易说放弃。但读书不是唯一的途径,如果在科举道路上走不通,及时抽身,还不太晚。师徒一场,以后有什么问题还可以继续向我请教。”

看着王夫子两鬓的白发,甲班学子心里不太好受,三年前夫子脸上皱纹还没有这么多,短短三年时间,为了他们的学习,夫子真的老了,而他们,也长大了。

三年的中学生涯结束,接下来他们可以自由安排,选择在家里复习,或是继续来到学院,学院会给他们这一阶段的学子安排统一的夫子,负责解答疑问、通知消息、发放试卷资料。但主要还是自己学习,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何时参加童生考试。

而这一阶段毫无疑问是漫长的,艰难的,通过中学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立即参加童生考试,大部分学子刻苦复习多年才开始下场。

收拾好所有的书籍,顾驰看着王夫子,看着每一位学子,看着求知书院的一草一木,颇为不舍。

虽然他只在这里待了一年多时间,但书院是他更进一步的开始。有了王夫子的赏识,他才能凸显光芒;有了各位小伙伴,他也在别人身上受益良多。

转眼夏至已到,果子熟了,小麦沉甸甸的金黄,树叶绿油墨翠,月河哗啦啦流淌,整个月水村弥漫着自然的清香。

热风透过窗户和门缝吹来,更显闷热,顾驰有个好去处。

东屋旁边的小竹林,竹竿绿阴如盖,散发着淡淡清香,一方石凳,一壶清茶,伴随着丝丝凉气,神清气爽,顾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。

地里庄稼收了,粒粒灿黄一袋袋,看着重新饱满的粮房,这才安下心来,对于村里人来说,只要吃喝不愁,这就是神仙般的生活。

夏日的天黑的晚,火烧云铺满半边天空,奇形怪状,顾母摆好饭菜,放凉的绿豆汤,鲜红的番茄一块块,撒了一层糖,酸甜入味;青翠的黄瓜,顶上挂着小黄花,凉翠甘甜。

顾家每人拿着大蒲扇,时不时扇几下,赶走咬人的蚊虫。

终于天黑,热了一天的鸡狗懒洋洋趴在窝里,宁静了一天的月水村热闹起来。

知了知了的蝉声不断,大人小孩齐上阵,舍不得用的煤灯也拎出来,这是干嘛呢?

来到树林边停下,煤油灯放在一旁,顾家人开始忙活起来。竹竿一伸,网兜里落下几只知了。

抓蝉可是个技术活,柳树杨树上最多,眼要亮手要稳,握住的竹竿不能左右摇晃,啪一下上去,知了乖乖落马。

顾父顾母干惯庄稼活,手脚麻利;顾家兄弟几个从小就开始抓知了,就连大宝几个,也在地下和矮树上捡了不少,看着满满一背篓,还挺沉的。

知了喜欢光线,地上的煤油灯四周爬满知了,一个一个拿下来放进背篓,盖上盖子。吹了灯,开始回家。

镇上大户人家喜欢尝鲜,每到这个时节,月水村的人都会拿到镇上去卖,一斤四文钱。

但是在镇上卖并不容易,那些买的起的人家,都有自己的来源,并不经常去买他们手中的东西。因此经常会出现在镇上等候一天还未卖出的情况。

这种情况多了,村里的人没办法,渐渐的,就不再卖知了,而是留着自己吃。

顾家也是如此,

最近更新小说

最重要的小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