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--go-->
刘禅等人在武担山耕种梯田3亩水田而已(后世2市亩),拥有多名男丁的帮助下,很快将其收割完毕。
在这数天中,费祎牵头对这些收割下的水稻进行称重得出3亩地亩收46斛粮,平均亩收15.3斛粮,当时现场众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。
亩产超出大大超出当下三国时期最高亩产10斛之数,达到唐朝水稻平均亩产之数。
三国魏晋时期,如嵇康《养生论》记载产量:“一亩十斛,谓之良田,此天下之通称也。”
一汉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,那就属于高产,1.5汉亩地等于现在1市亩收15斛。
当时15斛是多少呢?1斛6公斤,能装稻90公斤。
也就是说,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1市亩产90公斤,而唐朝平均1市亩产可以达到138公斤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baowen1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