错。
九福晋嘴里含着橘子,含混的道:“傻啊!万岁爷都爱重嫡妻,给你们做楷模了,你们再想抬举那小老婆,估计不成了。以前是没皇后啊,所以先帝是既当爹又当妈,连侧福晋这事,都得上折子给皇上。可这说到底,是内命妇的事,归皇后管。明白了吗?这都是女人的人,你可以不在意。可这庶子继承爵位,册立世子,只怕就没那么轻松了。”
九爷拿着橘子的手,顿时就顿住了。
这话听起来为什么这么有道理呢?
九福晋哼笑一声,站起身来,“所以啊,你最好盼着我这一胎生的是儿子,要是格格的话,呵呵……咱们还得生。反正就算你那小妖精们生的再多,估计也没用。爵位不给你,你怎么办?”
九爷傻眼,看着九福晋施施然的打着哈欠睡觉去了。
这事可比送闺女进宫大多了。
九爷一晚上辗转反侧,越想就越觉得福晋的话对。半夜里,他推醒了打着小呼噜的福晋,“你说,这万岁还能新鲜四嫂几天啊?”
九福晋转了个身,“这我上哪知道去。反正万岁的五个皇阿哥都跟四嫂亲,以后就算有新人,能不能生出来,还得看四嫂的心情。万岁只要还不糊涂,四嫂就稳稳的。”
这话也对。就是天仙来了,也不可能比得过已经成年而且还都健康成才的子嗣。
九爷坐起来,“这四嫂这么着,也跟不贤惠搭不上边啊。”光是养好庶子庶女一条,谁也说不出四嫂什么来。
九福晋迷迷糊糊的哼笑了一声,“等过了孝期,弘晖和弘昀都该成亲了。上了年纪了,谁管后宫呢?就跟先帝时一样,那些受宠的小贵人,小常在上哪去了?也就是那个石氏运气好,留住个胎。真正不倒的,还是有成年皇子的娘娘们。”
九爷颓然的躺下,竟然发现福晋说的都是对的。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福晋的肚子,心里祈祷着,千万得是个儿子啊。要不然,还得跟福晋慢慢的磨缠。
第二天,九爷就去找了跟他同病相怜的五爷,他的亲哥哥。
可别哥俩都因为没有嫡子,这爵位再被抹了。
五爷听了九爷一大通的话,也有点蒙圈。他突然发现,这可能还真是个问题。
难道真得回去找自家福晋,两人再生出个嫡子来?
想起福晋那副‘你迟早得回来找我’的表情,他就牙疼。
215.清穿故事(124)一更
清穿故事(124)
因为皇上的侄子们要进宫念书, 阿哥所就要重新安排一下。
林雨桐没有搞特殊化,弘晖弘昀弘时的院子都安排的跟这些阿哥在一处。当然了, 总体上一定是院子很大,景致很好, 位置绝佳之地。甚至下面的人还非常贴心的将弘昭和弘暄的院子安插在这三人中间。林雨桐给孩子们是这么解释的:“没有你们看着, 我不放心。”因为弘昭有点自带熊孩子属性, 昨儿才拿着毛笔趁人不注意, 给弘暄的屁股上画了个人脸。弘暄的奶嬷嬷在边上给他直磕头,就是不敢上前阻拦。不过弘暄翻过来的时候也浇了他一泡最新鲜的童子尿就是了。
四爷一直比较惯着弘昭,如今林雨桐可不敢再叫惯着他了。小破孩整天的在乾清宫里溜达,没事还在御书房探头探脑。四爷是不嫌他。但林雨桐怕如此会给那些进出御书房的大臣一个错误的信息。觉得皇上更偏宠小儿子。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。
她就这么跟四爷说的, “……那些人, 揣度圣意,已经成了一种本能。再说了, 弘昭确实得管了。实在不行, 就送去阿哥所,有嬷嬷们看着, 也出不了差错。”年龄小,就当上学前班了。
“哪里有你这么狠心的额娘?”四爷看着林雨桐,“不过你这么说也对。朕想想办法。”
林雨桐只是想叫四爷意识到这个问题罢了,又不是真的后娘。
“爷是想收几个闺女啊?”她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。因为乾西四所差不多都已经空了。先帝一共生了二十个女儿, 又早年收养了恭亲王常宁的女儿, 算是二十一个。可记在宗谱上的只有十一个。剩下的不到上宗谱的年纪, 就夭折了。就这些有记载的, 真正长大的嫁人的,就剩下九个了。嫁人后能活到现在的,只剩下四个了。
一样在皇宫里出生,一样出身尊贵,可皇子阿哥除了早年夭折的多跟皇上嫔妃的年纪都小有关以外,剩下的差不多都养活了。就算夭折的几个阿哥,有些都六岁,八岁,十一阿哥都活到了十多岁。这明显都是病症夭折的。不是不精心的问题。
可公主的待遇就差了很多。这叫林雨桐不是滋味。
她将这些对比的数据给四爷看,“咱们既然将人家的孩子接进宫了,就得好好养着。谁家的孩子谁疼。本来就是招埋怨的事,要是真有个万一,嘴上不敢说什么,心里就不埋怨了。我的意思,这些格格们进宫,就跟小阿哥们进宫是一样的。每隔十天,就叫她们回去一次。说句实在话,这是谁家的孩子就是谁家的孩子,还真能因为少见父母,心里就疏远了。心里该惦记的还是会惦记的。要真是那忘了父母的白眼狼,我的爷,咱们也不敢要啊。”
四爷拿着手里的薄薄的纸张,“这些该死的!”这是骂内务府那些包衣世家。
这些人是该死,但是现在人心未稳,却暂时不能轻举妄动。
“你说的也对。这些孩子要是常能回家,那么这宫里的人,就不敢小看了她们。觉得亲爹娘不敢,咱们又顾不上。反而苛待了她们。”四爷说着,就又皱了眉头,“只是这将来……人心难辨啊。”
这是怕这些格格将来嫁人,拉着夫家跟亲阿玛哥哥练成一气,不好收拾。
林雨桐就低声道:“您想啊,咱们这么做,进宫对于这个孩子,就不再是多可怕的事了。愿意送孩子进来,提一提身份的也就多了。到时候,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得抚蒙吧。比如十三爷,怎么着也得给个恩典。比如十四,额娘那么舍不得莫雅琪,难道就能舍得十四家的闺女了。这心思不都是一样的吗?九爷家那么多的姑娘,您还能一个都不给人留?这孩子多了,选择也就大了。有那性子刚硬,有主见的,知道好歹的,咱们好好的安排,不管是给名分还是其他,都好。要真是性子弱,去了也是送命,咱们又何必做这个恶人?既然是施恩,何不大方一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