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杨承鸿回来得也早,跟杨致重和太太一车回来。
好吧,病假!
杨佩瑶吃完饭,赶7路电车上学,下车时,看到了那个剃着板寸,叫做程信风的随从。
就在电车牌旁边等着。
程信风手里拿只袋子,态度非常恭敬,“三小姐,会长吩咐交给您。”
杨佩瑶道谢接过,急匆匆走进学校。
到了教室,打开来瞧,里面放一支派克金笔,两盒铅笔还有一摞绘图用的纸。
最上面那张绘着表格,类似前世的课程表,却比课程表详细得多。
从星期一到星期天,一天二十四小时,全都做出规划。
诸如,几点起床、几点吃饭、几点上学,再然后几点放学、几点回家、几点睡觉都精确到分钟。
从晚饭后七点到睡觉九点半的大块时间,用醒目的字体写着“学习”两字。
星期天也是,上午、下午和晚上,全部是学习。
敢情,在顾息澜眼里,她就不能干点别的,只能学习再学习。
杨佩瑶“啧啧”两声,再看表格右边的留白处。
那里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写着“四不许”,除了之前的三条规定之外,多加了第四条,晚上不许外出闲逛。
另外有四个字——等我回来。
“什么狗屁规定?真把自己当成人物了?”杨佩瑶鄙夷地“切”一声,“等你回来,等你回来骂我?”
正要把纸团成一团扔掉,突然发现这个作息计划还不错,回头她照猫画虎也作一个,把星期天的学习全部改成娱乐。
杨佩瑶拿出削铅笔刀,把右边的“四不许”裁下来,毫不留情地撕了个粉碎……
作者有话要说: 智商欠费急需充值,忘记设定存稿箱时间了……
第43章 攀比
这时, 邱奎背着书包走进教室, 经过杨佩瑶的座位时,朝她点点头。
杨佩瑶很是诧异。
往常邱奎总是来得早,今天却晚了, 而且脸上的神情很奇怪, 说笑不是笑, 说哭又不像哭。
杨佩瑶正要回头看, 只听上课铃声响了,秦越踩着铃声走进教室,手里攥着一摞油印卷子。
今天果然有月把关检测。
教室里一片哀嚎。
秦越笑道:“都是学过的内容,检查一下你们掌握的情况。”让高敏君把卷子发下去。
杨佩瑶大致扫了眼, 感觉颇有把握, 不慌不忙地写好名字开始答题。
下课后, 邱奎走到她面前,压低声音道:“杨佩瑶, 那个人死了。”
杨佩瑶一脸茫然,“谁?”
邱奎摊开手,掌心一张折成长方形的字条。
字条上面的字体龙飞凤舞,而且字迹已经模糊,仔细看了看才分辩出上面的字, “昨天凌晨道格尔于英租界寓所被刺身亡。”
杨佩瑶低呼,“这几时的事儿?”
邱奎眸中带笑,“昨天中午在我家院子发现的,道格尔就是欺负我姐的那个畜生……他罪有应得, 死得其所。”
杨佩瑶再度惊呼,这次却是充满了喜悦。
审判虽然来得晚了些,可总归会到来。
在中国,有人为虎作伥,有人麻木不仁,但也有人像他们一样,默默地做着准备,等待有利时机,给与洋人沉痛一击。
他们并不是孤独的,
他们有同行者,有心意相通的战友,哪怕彼此还不相识。
杨佩瑶只感觉眼眶发热,好像又忍不住要流泪,就听邱奎道:“杨佩瑶,你说得对,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会站起来,会把我们遭受过的羞辱千百倍地还回去。”
哪怕不是那么及时,可我们不会屈服,会努力抗争到底!
“是的,”杨佩瑶用力点点头,再看眼手中的字条,一个个字念出来,面色突然变了。
心“怦怦”地跳得厉害。
这字体……好像见过。
当着邱奎的面,杨佩瑶不好马上求证,只建议道:“这个还是撕了吧,免得另生是非。”
邱奎有点舍不得,却听从了她的话,将字条反复看过两遍,才撕成碎片。
待他离开,杨佩瑶立刻翻出刚才那张时间表。
早晨六点半到七点,顾息澜给她规定了晨读。
而刚才字条上写着“凌晨”两字。
虽然字体不同,但“晨”字何其神似,上面的“日”略嫌长了些,下面“厂”字的那一撇张扬地往外伸展着。
看上去给人一种桀骜不驯的感觉,像极了顾息澜的那副臭德行。
这事儿定然是跟他有关吧?
可他不是去美利坚了吗?
不对,星期六晚上还见到他了,他应该是昨天走的?
杨佩瑶记得顾息澜仿佛提过一句,但压根没往心里去。
如果真是他干的,千万别被人查出来才好。
洋人是死在申城租界,按理,不会有人联想到顾息澜身上吧?
整整一节课,杨佩瑶脑子都是乱哄哄的。
原本算术老师讲课就枯燥,这会儿更是好像听天书一般,半点没听懂。
课堂走神的代价,就是花费十倍的时间自己想,还未必能想明白。
尤其现在既没有课堂全解,也没有五年模拟。
实在不行,就得请教邱奎他们。
中午,邱奎仍然去食堂帮她们打扫。
白咏薇看他好几眼,鼓足勇气问道:“邱奎同学,我昨天在长门街看到你了,你住在附近吗?”
“不算远,”邱奎笑一笑,“你是晚上看到我的?我在那边帮工。”
白咏薇“哦”一声,“难怪我经常看见你,你每天都去干活?”
邱奎道:“差不多,每天从五点到八点,正是饭馆最忙的时候,工钱给的比较痛快。”
白咏薇明显还想说什么,却没出口。
放学回家后,杨佩瑶发现杨佩珊跟孟淮已经走了。
她问太太,孟淮到底怎么说的,被太太以“小孩子别打听太多”为由,挡了回来。
杨佩瑶只得悻悻地上楼恶补算术。
今天课上讲得是三角函数的推导,杨佩瑶凭借脑子里残留的一点印象,勉强算是看懂了。
于是下定决心,上课务必认真听讲,决不走神。
转天考了英文和物理。
杨佩瑶英文不必说,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满分。而民国时期物理课开设比较晚,武陵高中也是在十年前才开设这门课,内容相对简单,只有物态和机械运动以及牛顿的几大定律。
杨佩瑶挺有信心,觉得应该考到“优”以上。
再一天,考了数学。
总之,这一周几乎天天有考试,等周五全科成绩出来,杨佩瑶名列第十三,在女生中排第二,仅次于高敏君。
国语仍是她的最大失分点,只考了八十分。
纵然如此